华为的成功,跟任正非的不自私有很大关系(发人深省)

然后也会有损人利己的想法和行为,把别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,自己稍有付出就觉得吃亏了,恨不得让别人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”。
可笑的是,有的人只是心里想了一想就觉得别人欠了自己很多,比放高利贷的还狠。在这个社会上,“帮助”是要回报的,没有多少不求回报的付出。
如此一来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脆弱的,缺乏真诚,人也物化了。在企业里,当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,马上就会树倒猢狲散,不能同舟共济,共渡难关。
因为这样的理念和底层逻辑,老板驾驭队伍只能是靠收买人心的手段,靠“义气、感情、恩惠”等来充值“恩情账户”,让下属甘心为自己效力。这样做有效,但是狭隘,因为你只能在少数人身上实现这点。
大事业的成功,都归结于利他之心。
在任正非这种真正的无私面前,“收买人心”的手段就黯然失色、无比渺小了。
华为能够成就这么大的事业,任总不是靠采取培植心腹、搞小圈子这种小伎俩做到的。在他看来,这样做非常狭隘和愚蠢,这等于把大多数人推到了小圈子之外,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。
对老板而言,所有人都是你的资源,因为私心的驱使只是把极少数几个人团结在自己身边,把其他人视为防范、利用的对象,岂不是自废武功,愚不可及?
团结就是力量。组织者的本质是加法和乘法,是去团结大多数人,通过“人和”创造成功的基础,这才是一流企业家应该做的事。
而且任正非创业不是为了金钱而奋斗,而是为了理想而奋斗,“君子取之以道,小人趋之以利。以物质利益为基准,是建立不起一个强大的队伍的。也是不能长久的。”华为公司是同时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,任正非认为企业的发展不能以利益来驱动。
事实也证明了这点,与华为同时期的很多企业都是以利益为驱动,结果要么是失败了,要么是平庸的结果。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省的地方。
如何克服自己的私心?
希望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妙处,你唯有同员工结成利益和命运的共同体,才能极大激发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,为公司成功构建制度基础。
谁知道任正非的内心世界是如何成长的?无私就是博大。
自私就会恐惧,而无私自然正大光明,所以古人说无私乃百智之宗。超越自我狭隘的人,做事光明磊落,就有堂堂正正大无畏的气魄。
无私才是最大的自私,“你对大家好,实际上你是最大的‘自私’者,你的奉献是会得到回报的。”确实是这样。
另外,老板容易自负自大,唯有真正感知自己的渺小,才能变得“有容乃大”。
希望对你能有所启发,要相信:无私确实是对自己是最有利的策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